2006-9-15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大東門 明太原城東南門,初名來春,后改宜春,清代亦稱大東門。后演化為地區(qū)和街巷名。以大東門而名的街巷,清代稱大東門街,民國時有大東門街、大東關(guān)街。1980年大東門街并入府東街。今有大東關(guān)街及派生街巷2條。
小東門 明太原城東北門,名迎暉,清代亦稱小東門。后演化為地區(qū)和街巷名。以小東門而名的街巷,清代稱小東門,民國以來稱小東門街。今有派生街巷2條。
大南門 明太原城西南門,初名朝天,后改迎澤,清代亦稱大南門。后演化為地區(qū)和街巷名。以大南門而名的街巷,清代稱大南門街,民國時有大南門街、大南關(guān)中街、大南關(guān)東街、大南關(guān)西街。大南門街于1955年并入解放路,大南關(guān)中街于1956年并入解放南路。大南關(guān)東、西二街已消失。大南門外尚有小南關(guān)。以小南關(guān)而名的街巷,民國時稱小南關(guān),今名小南關(guān)街,并有小南關(guān)西街及派生街巷5條。以迎澤而名的街巷有迎澤大街、迎澤西大街、迎澤南街。
新南門 明太原城東南門,初名太平,后改承恩,清代為別于大南門(迎澤門)而稱新南門。為紀(jì)念辛亥太原舉義,民國時稱首義門。以新南門而名的街巷,清代稱新南門街,民國初年因改稱首義門街。新南門外民國時有首義關(guān)街、自新路、正太街、橋東街,及新南頭條、二條、三條、四條,自新頭條、二條諸巷。1955年首義門街并入五一路。1954年首義關(guān)街并入并州北路。今有派生街巷4條。
水西門 宋太原城西門,名金肅。明擴(kuò)展太原城后沿用作西南門,初稱閱武,后改振武,清代亦稱水西門。后演化為地區(qū)和街巷名。以水西門而名的街巷,清代有水西門街,民國時有水西門街、小西關(guān)街、水西巷。今有水西門街、水西關(guān)街、水西關(guān)南街及派生街巷18條。
旱西門 明太原城西北門,初名通汾,后改阜成,清代亦稱旱西門。后演化為地區(qū)和街巷名。以旱西門而名的街巷,清代有旱西門街,民國時有旱西門街、旱西關(guān)街,今有旱西門街、旱西關(guān)街及派生街巷9條。
大北門 明太原城西北門,初名鎮(zhèn)朔,后改鎮(zhèn)遠(yuǎn),清代亦稱大北門。后演化為地區(qū)和街巷名。以大北門而名的街巷,清代有大北門街及派生頭道巷、二道巷、三道巷。民國時有大北門街及其派生的東頭道巷、東二道巷、東三道巷、西二道巷、西三道巷,上關(guān)街及其派生的上關(guān)頭條、上關(guān)二條,以及閣外街、土門街。1956年大北門街并入解放路。派生的東頭道巷、東二道巷、東三道巷和西二道巷、西三道巷仍存。土門街、上關(guān)街、上關(guān)頭條、上關(guān)二條,1957年并入解放路。今有上關(guān)西街。
小北門 明太原城東北門,名拱極,清代亦稱小北門。以小北門而名的街巷,清代稱小北門,民國稱小北門街、小北關(guān)街。小北門街今名小北門,小北關(guān)街今名小北關(guān)。
舊城街、新城街 清順治六年(1649年),在太原城內(nèi)原大南門街西側(cè)修筑城堡,駐扎八旗兵,稱滿洲城。光緒十二年(1886年)滿洲城被洪水淹沒,又在小五臺另筑新城,時稱新滿城,原滿洲城稱為舊滿城。以舊滿城而名的街巷民國時有舊城街及頭道、二道、三道、四道巷,為妓院集中的地方,并駐有妓寮所。今仍稱舊城街,并有派生街巷6條。以新滿城而名的街巷民國時有新城東、西、南、北四條街,今有新城街、新城東街、新城西街、新城南街、新城北街。
古城街 古城,位于太原城北2.5公里古城村。傳為春秋晉大夫竇鳴犢所筑。今以古城命名的街巷有古城東街、古城西街、古城中街及派生街巷6條。
半坡街 處宋建太原城內(nèi)子城的西城墻遺址。宋、元時期子城被毀,西城墻圮為土坡,稱半坡,形成街巷,以半坡而名。清末稱半坡街,民國有半坡東街、半坡西街,并派生有半坡北巷、半坡南巷。今有半坡東街、半坡西街及派生街巷6條。
韶九巷 處解放路兩側(cè)?!渡虝罚骸昂嵣鼐懦桑P凰來儀?!焙嵣貫橛菟粗畼?;九成(九讀音“大”)即大成,意思為能繼承光大堯之道。今韶九巷處在宋太原府城內(nèi)子城南門外位置。子城內(nèi),有宣詔廳,為宋代宣讀皇帝詔書的地方。韶九名稱,當(dāng)源于此。意為皇帝聲音、九重之聲從這里傳出。
米市街 分東米市、西米市。清代稱東米市街、西米市街。民國時稱東米市、西米市,西米市街又派生西米南巷。1958年東米市街并入開化寺西街,西米市街并入水西門街。但人們習(xí)慣上仍稱東米市、西米市。
活牛市街 舊為買賣牛的市場,北接麻市街,南接南市街。清代、民國稱活牛市街。1955年并入解放路。
南市街 北接活牛市,南接大南門街。清代稱南市街。1955年并入解放路。
麻市街 舊為買賣麻及制品的市場,北接府門前,南接活牛市街。清代稱麻市街。1955年并入解放路。
估衣街 即今鼓樓街西端一段街道,東通帽兒巷,西通解放路。古為專賣舊衣服的集中地,因稱估衣街。1963年并入鼓樓街。
羊市街 古為買賣羊的集市,分東羊市、西羊市。清代稱東羊市街、西羊市街。1958年,東羊市并入鐘樓街,西羊市街改稱羊市街,習(xí)慣上仍稱西羊市。
柴市巷 古為買賣柴薪的集市,清代以來稱柴市巷。
棉花巷 古為買賣棉花的集市,民國以來稱棉花巷。
麻繩巷 位于原鐘樓街南側(cè)、四岔樓東。舊時住戶多以編、售麻繩為業(yè),故名。1956年并入柳巷南路,今已不存。
盤碗巷 位于今府西街南側(cè),與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庭相對。舊時以銷售盤碗等生活用品而名。1931年并入府西街。
磚瓦巷 位于今北司街西側(cè)。因古時為銷售磚瓦等建筑用材的街巷,故名。1955年并入北司街。
紙巷子 位于今解放路西側(cè)、韶九巷南,古時以出售紙張店鋪多集中于此,故名。后合并于府東街。
醬園巷 位于今柳巷北路西側(cè),原副食品市場之后。舊時因制作面醬、醬油、醬菜的作坊和商號集中,故名。今仍稱醬園巷。
咸肉巷 位于今柴市巷北口東側(cè)。以加工熟肉的作坊集中而名。
氈房巷 位于柴市巷內(nèi)東側(cè),北與咸肉巷平行。以制作、銷售毛氈作坊集中而名。
靴巷 位于鐘樓街北側(cè)、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西。古時以制作、銷售靴子的作坊、商號集中而得名。
牛肉巷 位于開化市街西段,原東米市南、北兩側(cè)。古時以加工出售牛肉店鋪集中而形成的街巷。按方位有南牛肉巷、北牛肉巷。
饅頭巷 位于解放路(原南市街)西側(cè),西米市北。原稱小彌陀寺街,以小彌陀寺在此而名。清代為制作、出售包子的集市,古時稱包子為饅頭,故稱饅頭巷。
大、小剪子巷 位于鼓樓街、察院后之間。大剪子巷南與靴巷相接,巷內(nèi)向西為小剪子巷,西通帽兒巷。古為制作、出售剪刀的作坊集中地,故名。清代稱刀剪巷、小剪巷。民國二十三年(1934年)《太原指南》載名大剪子巷、小剪子巷。
豆芽巷 位于橋頭街南側(cè),與寧化府斜對,折向西南與海子邊街相通。地處宋城東門之外,明建太原城時擴(kuò)入城內(nèi),并形成街巷,因制售豆芽者較為集中,故名。
豬頭巷 位于府西街南側(cè),北與三橋街斜對。明代,巷內(nèi)居民多以加工、出售豬頭肉為業(yè),故名。
炒米巷 北通開化市街,南通棉花巷。明代集中有加工制作炒米、炒豆的作坊、店鋪,故名。
豬耳朵巷 位于解放路東側(cè),西南與天平巷相接。明代開始,巷內(nèi)居民多以加工、出售豬頭肉為業(yè),為與豬頭巷區(qū)別,名豬耳朵巷。
鐵匠巷 位于解放路東側(cè)。大鐵匠巷西與舊城街相對;小鐵匠巷北與棉花巷相通,南與大鐵匠巷相連。明代,太原煉鐵手工業(yè)比較發(fā)達(dá),半坡街東側(cè)原有鑌鐵坑,相傳為明初焦駙馬都尉鍛鋼作坊遺跡,后形成了鑌鐵祠街。清代,形成了煉鐵手工業(yè)作坊聚集的場所,稱前鐵匠巷、后鐵匠巷。民國時稱后鐵匠巷、大鐵匠巷、小鐵匠巷,并以此而派生了鐵匠頭條、二條、三條三個小巷。新中國建立后,后鐵匠巷并入起鳳街,大鐵匠巷、小鐵匠巷今仍存。
茄皮巷 位于棉花巷西口南側(cè)。清代為飯店加工茄子(削皮)的場所,故名。
鑼鍋巷 位于西羊市街南側(cè),東與都司街平行。清代為兵營制作鑼、鍋的地方,故名。
鐵菊巷 位于坡子街西側(cè),東與北倉巷斜對。明成化年間(1465年~1488年),巷內(nèi)曾住過鐵匠、養(yǎng)菊花戶,故名。民國時,有派生的鐵菊東巷、西巷及頭條、二條、三條五條小巷。今僅存鐵菊巷。
通順巷 位于解放路與帽兒巷之間,北通鼓樓街,南通鐘樓街。原名雞鵝巷,當(dāng)為明代以前買賣雞鵝的集市,故名。清時,巷內(nèi)相繼開設(shè)錢莊、商號,為求生意順利通達(dá),改稱通順巷。民國至今仍稱通順巷。
興隆街 位于解放路與廟前街之間,并與之平行,北通西羊市街。宋代以后,隨著手工業(yè)、商業(yè)的發(fā)展,當(dāng)時已成為商業(yè)中心,取買賣興隆通四海之意,故名。又因與原大南門街(今解放路)并列,清代又名小巷子,民國時改稱興隆街。
會錦店 位于府東街以南,解放路與帽兒巷之間。道光《陽曲縣志》:“會錦店,忻州盧家新創(chuàng)”,為較綜合的商業(yè)店鋪,故名。又傳說,科舉年代,為參加太原府考試的文人學(xué)士聚會之地,故名。
帽兒巷 原系宋代商業(yè)中心,又是帽子作坊和商店聚集的地方,故稱帽兒巷。太原解放后并入都督北街(原督軍前街)。1978年擴(kuò)建為經(jīng)營地方風(fēng)味的食品街。巷南、北口各有牌坊一座,上書“食品一條街”,因今俗稱食品街。
東華門、西華門、南華門 明晉王府宮城為方形土城,辟有四門,按方位稱東華門、南華門、西華門、后宰門。得名于華門的街巷,清代有東華門(今名東華門街)、南華門、西華門街(今名西華門)及以后派生街巷4條。得名于后宰門的街巷,清代有后宰門街(今北肖墻附近),已消失。
肖墻 圍繞宮城的外墻叫肖墻。肖墻四面開門,名同宮城名。肖墻,古作蕭墻。三國何宴《集解》引鄭玄曰:“蕭之言肅也,墻為屏也。君臣相近之禮,至屏而加肅敬焉,是以謂之蕭墻?!泵駠短改稀吩诮窒锏挠涊d中“蕭”已改作“肖”。得名于肖墻的街巷,始見于清代的有東肖墻、西肖墻、南肖墻、北肖墻、上肖墻。
東、西夾巷 明晉王府前的夾道。清代以來稱東夾巷、西夾巷。
典膳所 明晉王府管理膳食的機(jī)構(gòu)“晉府典膳所”的簡稱。以典膳所而名的街巷,始見于清的有典膳所。民國有北膳所、東膳所、西膳所。今有東典膳所、西典膳所、南典膳所、北典膳所。
晉府店 明代為供應(yīng)王府生活用品的專門店鋪。清代以晉府店命名的街巷,今仍稱晉府店。
南園子 明晉王府菜園,曾名西南園子。清末形成街巷,民國初年分稱南園子?xùn)|巷、南園子西巷。
皇廟 又稱萬壽宮。始建于明,始為朱棡供奉朱元璋皇帝萬歲牌的生祠。以皇廟而名的街巷,清代有萬壽宮巷,今名萬壽宮;民國以后有皇廟東巷、皇廟西巷。
上馬街 明代通往皇廟的街道。得名于明代問世的皇廟?;蕪R是明晉王府奉祀已故皇帝、皇后的宗廟,是代表封建皇權(quán)的“圣地”。通往皇廟的街巷有三條,每逢祭祀,只有皇族諸王和晉省高官可直入廟宇。一般地方官員和武職,只能經(jīng)上馬街,在皇廟西巷北門下馬、下轎,然后穿皇廟西巷入廟祭拜。拜畢則從皇廟東巷拐回上馬街上馬、上轎離開,時稱上馬街、下馬街。到清朝時,朝拜皇廟均可直入,于是兩街即合稱上馬街。
天地壇 為晉王府祭祀天地的地方。民國初年陸續(xù)修建有民宅,形成街道。以天地壇而名的街巷,民國時有天地壇第一至第五巷,今有天地壇正街及其派生街巷5條。
寧化府 明代為朱棡第五子寧化王朱濟(jì)煥府第。得名街巷,清代稱寧化王府,民國稱寧化府、寧化東巷。今稱寧化府正巷、寧化府東巷。
坊山府 定王朱濟(jì)熺第五子方山王朱美垣府第。得名街巷,清代稱方山府、方山府巷。民國時稱方山府街、方山府巷,今名坊山府、坊山府巷。
二府 親化王朱表 府第。親化王排行二,其府第亦名二府。亦為明太原府同知衙名,稱二府衙門。得名街巷,清代以來稱大二府巷、小二府巷。
七府墳 朱棡第七子廣昌王朱濟(jì)熇與妃子劉氏、楊氏墳地,稱七府墳。以七府墳而名的有七府園居民小區(qū),街巷有七府墳西街、七府墳?zāi)辖帧⑵吒畨灡苯帧?
杏花嶺 原為明“晉王府”的花園。因地勢較高,多植杏樹,故清代取名杏花嶺。杏花嶺西段,明代為王府花匠孫氏住宅,清代稱孫家園,今已并入杏花嶺。以杏花嶺命名的街道今有杏花嶺、杏花巷。
敦化坊 《中庸》:“小德川流,大德敦化?!币鉃橐缘赖陆袒姑耧L(fēng)淳厚。明晉王朱棡妃謝氏死后葬于寶山(今臥虎山),設(shè)孝堂。晉王府官員、親眷前往祭奠,所乘馬匹圈養(yǎng)之地稱馬片,后演化為東馬坊。因諧音逐漸演變?yōu)檩^為文雅的敦化坊。據(jù)道光《陽曲縣志·建置圖》,享堂東、西兩側(cè)正有地名東馬坊、西馬坊,又載有敦化坊村。道光時張廷 所撰《隆國寺碑》云:“敦化坊村,當(dāng)會城東北維,隆國寺峙其首。村人雨旸雩賽祈報于斯,力役守望約束于斯,歲以六家主其事,鳴鐘集眾,無敢弗至。要之以明神,平之以眾議,遏邪禁暴,於國家齊民訓(xùn)俗之化不為無助?!?
享堂 明晉王朱棡的妃子謝氏死后葬于寶山(今臥虎山),設(shè)“孝堂”,建“謝氏園”(舊時享堂村圣廟碑有記載),改村名為孝堂。據(jù)道光《陽曲縣志》:“寶山,在享堂村北,明晉恭王妃陵,妃姓謝。”后因孝堂名不雅,遂改為享堂,沿用至今。
臨泉府 系明定王朱濟(jì)熺六子臨泉王美 的府第,故稱臨泉府。
緝虎營 原名七府營。因是明晉王朱棡七子廣昌王濟(jì)熇府第,故名。后因諧音演化為緝虎營。以七府營命名的街巷道光《陽曲縣志》記載有東七府營前街、七府營后街,又稱東七府營、西七府營;民國時稱作東、西緝虎營。1955年解放路拓寬,以解放路為界,東為東緝虎營,西為西緝虎營。
精營街 清雍正、乾隆年間,在明晉王府宮城廢墟上修建營房4000多間,駐扎清綠營兵,稱精騎營。久之,此地即簡稱精營。以精營而名的街巷,清末有精營街、東營房,民國時有精營東邊街、精營中街、精營西邊街、精營橫街、精營南橫街、精營東二道街、精營西二道街。今有精營西邊街、精營南橫街、精營中橫街、精營東二道街、精營西二道街。
校尉營 警衛(wèi)晉王府的校尉營地,故名。以校尉營而名的街巷,始見于清代,有東校尉營、西校尉營、南校尉營、中校尉營。
大濮府 位于橋頭街北側(cè)。今傳為明晉王子孫有封為大、小濮王者開府于此,故名。然《明史》及方志均未記載有大、小濮王之封,恐非。明代,指揮王宮守衛(wèi)部隊的衙署稱濮府,大濮府、小濮府當(dāng)源于此。清代以來均沿稱。
營坊街 清初,在今營坊街一帶修建營房,駐屯護(hù)城兵,稱北營坊。形成街巷后稱北營坊后街。民國年在北營坊后街北端折向西處新辟后營坊街,北營坊后街易名前營坊街,并派生有后營頭條、二條、三條,前營頭條、二條、三條、四條。今以營坊而名的街巷有前營坊街、后營坊街及派生街巷7條。
前所街 東至云路街北端,西與棉花巷相接。明代,設(shè)有太原前衛(wèi),太原左衛(wèi),太原右衛(wèi),守衛(wèi)太原城。前所街為太原前衛(wèi)指揮所駐地,故名。清末即稱前所街。另有右所街,為太原右衛(wèi)指揮所駐地,今已消失。
大營盤 營盤,軍營之俗稱。民國初年閻錫山修建兵營,駐軍于此,故名大營盤。以大營盤而名的街道,有大營盤東街、大營盤西街。1982年大營盤東、西街合并向西延伸至汾河隧道,統(tǒng)一命名為南內(nèi)環(huán)街,屬市內(nèi)環(huán)行街之南線段。南內(nèi)環(huán)街有派生街巷4條。
二營盤、三營盤 日本侵略軍侵占太原時,在大營盤之南,修建兩座軍營,按序數(shù)稱二營盤、三營盤。太原解放后,以二營盤命名的街巷有二營盤街;以三營盤而名的街道,曾名三營盤西街,后向東、西延伸擴(kuò)建,于1982年9月取“乘長風(fēng)破萬里浪”之意,命名為長風(fēng)街。
北營 以宋平晉城之北的屯軍營盤而名。以北營定名的居民住宅區(qū)有北營村,街巷有北營北路、北營南路、北營北路東巷。
塢城 塢,即堡塢,小的城堡。《后漢書·馬援傳》“繕城郭,起塢侯”注引《字林》:“塢,小障也,一曰小城。”據(jù)此,塢城最初當(dāng)為一個有軍事意義堡壘之設(shè)施,后住戶增多,遂冠城名。
老軍營 宋、金時駐兵處。明初修建營堡后,稱作老軍營堡。道光《陽曲縣志》:“老軍營,舊名古正村,距城五里。”成化《山西通志》載:“老軍營堡,在太原府城南五里,周圍一里九十步,南、北兩門,景泰初,巡撫都御使朱 令居民筑。”
教場巷 始名于清朝。當(dāng)時是清代“精騎營”的演武場,分大教場、小教場。大教場現(xiàn)為省軍區(qū)家屬宿舍大院。小教場于清末遷入居民,形成街道,稱教場巷。正太、同蒲鐵路始修時,外籍工程技術(shù)人員居于此,因一度名工程師街。太原解放后復(fù)名教場巷。
源于衙署之地名
府西街、府東街 金天會中,陽曲縣移治于府城。明清時,縣衙舊址在今府西街67號市藥材公司制藥廠。縣衙門口的街,從明代始即稱縣前街??h前街東,即今三橋街南口至解放路段,清代稱灰市街。民國二十年(1931年)灰市街改稱府西街。府西街、縣前街,今通稱府西街。明洪武年知府胡維建府署于今省級機(jī)關(guān)幼兒園一帶,府衙門口的街稱府門口,民國時稱府門前,向西折即舊府西街,再西即縣前街。明山西巡撫衙署設(shè)在府治東鼓樓社,即今山西省人民政府院。清末,以山西巡撫衙署得名的街有院西街、院前街、院門口。民國時,將正對府門的街改稱督軍街(今帽兒巷北口段),以閻錫山曾任山西督軍而名,太原綏靖公署、山西省政府均設(shè)于此。巡撫衙門前西段稱府東街,東段名龍王廟街、道門前。民國元年(1912年),山西都督府(在明撫院址)成立,都督府東的街并入龍王廟街稱都督東街,都督府西的一段街稱都督西街。1955年,以解放路為起點(diǎn),府東街與都督東西街合并,稱府東街。又有道門前、大東門街先后并入,延至建設(shè)北路。1958年以解放路為起點(diǎn),府西街陸續(xù)向西延伸,先后將縣前街、市兒頭、桃園一巷并入,至漪汾橋。
按司街、察院后 因處明山西按察司衙署(提刑按察使司)、清山西按察司署前,故名按司街。察院后明代稱太子巷,因有釋迦牟尼寺院而名。道光《陽曲縣志》稱察院后,因處按察使街后而名。按司街西接?xùn)|羊市,東接鐘樓街,1958年,三街合并稱鐘樓街,但習(xí)慣上今仍分稱按司街、鐘樓街。其察院后仍沿舊稱。
都司街 因明山西都指揮使司署設(shè)于此而得名。道光《陽曲縣志》稱都司街。民國以后仍沿舊稱。
北司街 以明行中書省承宣布政使司署而名,道光《陽曲縣志》稱司門口、司門前街。因街處按察使司署北,民國改稱北司前街,今稱北司街。
新道街 清代,分守冀寧道設(shè)于省城。以道員衙門署而名的街巷,清代稱道門前、道公街,民國有道門前街、新道街、新道北巷。
源于古跡之地名
城坊街 清代,大北門西、東兩側(cè)分別有城隍廟街和藏山廟街,因有城隍廟和藏山廟而得名。城隍廟街西與三皇廟街相連接。民國時,城隍廟街與三皇廟街并稱成方西街;藏山廟街稱成方東街,并派生有成方南巷。今以解放路為界,其東稱城坊東街,西為城坊西街。
狄梁公街 以狄梁公祠而名。明崇禎年間,山西巡撫吳 在狄村倡建“狄公祠”,以祀唐相狄仁杰。清時,狄公祠漸廢,布政使朱珪將祠移建至今崇善寺西,稱狄梁公祠。祠東的街初稱狄梁公祠街,后改名狄梁公街。
崇善寺街 崇善寺始建年代不詳,初名白馬寺,后稱延壽寺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年)晉王朱棡為紀(jì)念其母孝慈高皇后馬氏,以延壽寺為基礎(chǔ)擴(kuò)建,初名宗善寺。后采堪輿家之說,易名崇善禪寺,簡稱崇善寺,俗稱新寺。街以寺名,清代以來有崇善寺街。
純陽宮街 以純陽宮而名。宮前舊有街道,稱藥局坊(大約在今太原影都址),清代稱純陽宮街。民國時于純陽宮后新辟有純陽宮后街。二街今已不存。今以五一廣場北至海子邊街段稱純陽宮街。純陽宮俗稱呂祖廟,宋末張奉先建,明萬歷年間多次重修擴(kuò)建,是供奉呂洞賓的道教廟宇。現(xiàn)為山西省博物館二部,文物陳列館。
北岳廟(巷) 西通帽兒巷,東與察院后相接。以明建北岳廟而名。清稱北岳廟巷,民國沿稱,今稱北岳廟。
地藏庵 位于今柳巷南路西側(cè),鐘樓街南。因原有地藏庵在此,民國以來稱地藏庵。
開化寺街 以古寺而名。開化寺,創(chuàng)建年代不詳。宋紹圣年間(1094年~1098年)重修,名漢封寺。元大德年間(1297年~1306年)稱延壽寺。明正統(tǒng)年間(1436年~1449年)朱棡孫美堅重修。寺坐北向南,門前牌坊書“敕賜開化禪林”,俗呼為開化寺。寺南有街,清代稱開化市街,西連東米市,通西校尉營。民國二年(1913年)開化寺北部辟為市場,名共和市場。九年拆除塑像改建成市場,定名開化市。今名開化寺。以開化寺而名的街巷今有開化寺街、開化寺南街、開化寺北街。
大中市 宋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建壽寧寺于此。明永樂八年(1410年)壽寧寺內(nèi)建鐘樓,俗稱打鐘寺。道光《陽曲縣志》載:“寺內(nèi)及東西街,貨列五都,商賈云集,踞街巷之勝?!毙梁ヅe義,打鐘寺除佛殿外毀于火。民國二年(1913年),陽曲商人劉占元集股建樓,辟為市場,打鐘寺易名大中市。街以市場而名大中市。
文廟巷 清末,山西巡撫張之洞在崇善寺大雄寶殿舊址新建府文廟,奉祀孔子。街因此而名。
廟前街 處元建大關(guān)帝廟前,故名。清代,以大關(guān)帝廟而名的街巷有大關(guān)帝廟街、東廟巷、西廟巷。民國以來有廟前街、西廟巷。
三圣庵 地處今柳巷南路東、海子邊西,以三圣庵而名。清稱三圣廟街,民國后稱三圣庵。
雙塔寺街 明萬歷年間建永祚寺和宣文塔,取《詩經(jīng)·大雅·既醉》“君子萬年,永錫祚胤”句,稱永祚寺。祚是賜福、保佑之意。塔為雙塔,以萬歷皇帝母親慈圣皇太后李氏封號“宣文”而名,俗稱雙塔寺。以雙塔而名的村今有雙塔村,街巷有雙塔寺街、雙塔西街、雙塔南路、雙塔北路、雙塔一馬路、雙塔二馬路及派生街巷2條。以永祚而名的街巷有永祚寺路、永祚西街。
五福庵 地處東緝虎營北側(cè),南通東緝虎營,因有五福庵廟而名。廟舊名社官廟,祀五顯靈官神。又曾名姑姑庵,為別于柴市巷姑姑庵而易名五福庵。清稱五福庵巷,民國稱五福巷,今稱五福庵。
姑姑庵 處柴市巷東側(cè),東通開化市,以清代姑姑庵而名。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九月立廟碑尚存。清稱姑子園,民國稱姑姑巷,今名姑姑庵。
白龍廟街 以明建白龍廟而名。太原解放后形成居民住宅區(qū)。習(xí)稱街為白龍廟,有派生街巷3條。
小五臺 明代,此處有大士庵,建筑古雅,院中有奎星閣,為文人雅士聯(lián)詩之地。明尚書王道行告老后,親友請作七夕閣(奎星閣別稱)詩社主人。王以朝廷嘉獎庫銀三萬兩,于奎星閣后建大花園,因園內(nèi)多桂樹,故名桂子園。后桂子園歸河?xùn)|府,以桂花別名金粟,改名金粟園。明末金粟園毀于兵禍。清初重修,增祀朱子晦庵。后僧募建文殊、觀音二閣,因稱該地為小五臺。是后,小五臺名于世,漸不知桂子園、金粟園之名。民國年間為警士教練場、運(yùn)動場。今古跡無存,故址在小五臺小學(xué)校一帶。
鼓樓街 以古鼓樓而名。清稱鼓樓前街,又稱鼓樓大街,民國稱鼓樓街。鼓樓,始建于明,1949年殘于戰(zhàn)火,1952年拆除。后將鼓樓西的估衣街和鼓樓東的唱經(jīng)樓、樓兒底等街道合并,稱鼓樓街。
四岔樓 處今鐘樓街南側(cè),西校尉營東。明代曾于此建四柱子樓,俗稱四岔樓。樓下行人四向來往,形成十字街,街亦名四岔樓。
桃園 地處太原城西門外。民國十九年(1930年)城內(nèi)有黨陽輝者出資在此種植桃杏樹,當(dāng)時譽(yù)為“桃花園”(七十年代初期,今桃園三巷一帶尚存部分桃園)。解放后在此建宿舍,由北向南辟四條街巷,1958年命名為桃園一、二、三、四巷,桃園路亦因此而得名。
南十方院 本名白云寺。因?yàn)榻哟鶃砩酥略?,俗稱十方院。又因位于城南,又叫南十方院。十方就是佛教稱的十個方位,即東、南、西、北、東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、上、下。后稱這一帶地方為南十方院。
鐘樓街 位于解放路中段東側(cè),是當(dāng)今太原市最繁華的商業(yè)街。街南側(cè)原有明建鐘樓一座(現(xiàn)上海飯店處),樓高3層,樓內(nèi)大鐘高3米,直徑1.5米。1958年將鐘樓街、按司街、東羊市街三街合并,統(tǒng)一命名為鐘樓街。
太堡街巷 以西漢時清河太后堡子而名(1961年東太堡發(fā)現(xiàn)西漢清河太后墓)。以太堡命名的村莊有東太堡村、西太堡村,街巷有太堡街、東太堡、西太堡及派生街巷2條。
源于海、湖、河之地名
西海子 又稱尚家海子。因處明太原城西部,右所街西,故名。以西海子而名的街巷,民國時有西海街、海邊街及水渠巷。今西海街、海邊街名仍存。
南海子 處西海子南、舊滿城內(nèi),故名。以南海子而名的街巷,民國時有南海街、南海子街,及南海頭條、二條、三條、四條。今有南海街、南海東街、南海西街及派生街巷5條。
文瀛湖 在今兒童公園內(nèi)。因地近明、清貢院,故名。湖上有狀元橋,橋南民國時又稱長海子、放生池,橋北稱圓海子,統(tǒng)稱文瀛湖。湖周圍街巷,明稱海子堰,清又稱桂子山巷,民國稱海子邊。今以海子邊而名的街巷有海子邊東巷、海子邊西巷。
飲馬河 舊又稱文漪湖,因地近學(xué)宮,故名。飲馬河與后小河古時相通,明太原三衛(wèi)駐軍常飲馬于此,故名飲馬河。以飲馬河而名的街巷始于清代,稱飲馬河,民國有飲馬河街、飲馬巷。飲馬河街今稱飲馬河。
澗河路 因橫貫澗河而名。以澗河而名的村莊有東澗河村、中澗河村、西澗河村,街巷有澗河路、澗河西街、澗河?xùn)|街、澗河城柏街、澗河城工街、西澗河南街及派生街巷8條。
黑土巷 清代稱黑土港,系河道。東山洪水沿此河由東北流向西南,至太原城東入護(hù)城河。后河水干涸形成道路,民國時東山煤運(yùn)往市區(qū)即通行此道。清末、民國期間,形成村落名黑土港。太原解放后,形成居民住宅區(qū),改稱黑土巷。以黑土巷而名的街巷有黑土巷二馬路、黑土巷三馬路、黑土巷四馬路、黑土巷五馬路、黑土巷東橫馬路、黑土巷西橫馬路、黑土巷中橫馬路。
橋頭街 因以宋太原城東門(朝曦門,地當(dāng)今兒童公園北門附近一帶)外的吊橋?yàn)榻种瘘c(diǎn),而得名。亦說是以護(hù)城河上橋址而名。道光《陽曲縣志》:“橋頭街,相傳關(guān)帝香亭下為橋眼,水入文瀛湖?!睒蝾^街名始見于清,1958年將紅市街并入,統(tǒng)稱橋頭街。
壩陵橋 明代,此地原是荒草野地,地勢由北向南逐漸低下,北面高于明晉王府,東山水經(jīng)黑土港直瀉城東,為防水患,挖壕壘壩,以保王城。壩外一片荒野,王府官員死后,陵墓皆建于壩外。壩上有橋,通往王府后宰門。故稱該地為壩陵橋。以壩陵為名的街道有壩陵路、壩陵街、壩陵南街、壩陵北街。
三橋街 據(jù)傅山《九間(仙)橋記》,今后小河、飲馬河一線為宋府城北城濠。三橋地名疑源于城門吊橋和這一帶舊有三橋。以三橋命名的街道,清稱三橋街,民國以前分作上三橋街、下三橋街,上三橋街大致為宋代府城北門位置。其名稱來歷還有許多神話傳說,但都圍繞“井”、“河”字而言。有一傳說唐代晉王李克用有一次路過此處,在井邊歇腳(井即八寶琉璃井,在今上三橋54號院,人稱院為“井兒院”),見井內(nèi)有三座金橋。另一傳說:三橋地區(qū)地勢低洼,有一小河從街心流過,河上有三座草橋。
金剛堰(里) 據(jù)道光《陽曲縣志》記載,宋時在太原城西汾河?xùn)|岸筑堤護(hù)城。明清將堤壩修筑為“長、堤、永、固、汾、水、安、瀾”八段河堤,以防汾河水患。其“長”字段河堤始于今金剛里一帶。清光緒十二年(1886年),汾河決口,水淹入城內(nèi),而這段河堤卻安然如故。人們贊譽(yù)此段工程堅固,稱為“金剛”堰。又說,筑堤時以粗瓷大甕為基礎(chǔ),故俗稱“金缸”堰,后變成金剛堰。解放后,修路時曾在此掘出瓷甕殘留物。八十年代初期,在金剛堰一帶建成宿舍區(qū)之后,即以為名。
后小河 宋太平興國七年(982年),潘美擴(kuò)展唐明鎮(zhèn)建太原城,開壕引水護(hù)城。據(jù)傅山《九間(仙)橋記》所述,宋府城東北角位于后小河,則今的東后小河和后小河就是當(dāng)年宋建太原城北的護(hù)城河。以后小河命名的街道,清代稱小河,民國稱東后小河、西后小河。
柳溪街 位于新建路北段西側(cè)。宋天圣三年(1025年),陳堯佐任并州知州。為防汾水之患,在東岸筑了長堤,又引水于堤內(nèi)蓄成湖泊,并在堤旁湖畔,修建亭、臺、樓、榭,栽植柳樹,形成園林,取名“柳溪”。據(jù)《永樂大典》卷5202記載:“柳溪在縣西五里,汾堤之東,引汾水注之,周四一里?!?986年開拓新道路,因地處太原故城西面汾河?xùn)|岸邊,乃取柳溪為街名。
魚池街 處府西街北側(cè),清稱大新街。光緒十二年(1886年)汾水淹太原城,大新街處積水成池。民國初年,桐旭醫(yī)院院長南培蘭圍池養(yǎng)魚,名養(yǎng)魚池。后填池建宅,大新街更名魚池街。
五龍口 俗稱五岔口。相傳這里原本是一片洼地,天長日久形成一潭積水,并與東山的五條溝(殷家溝、郝家溝、大棗溝、小棗溝、耙兒溝)相通。每逢雨季,東山雨水流入洼地,遠(yuǎn)眺似五條龍在張口傾吐,群眾稱之為五龍口。據(jù)道光《陽曲縣志》,原有五龍口地名,位于城東南方,距城二里。今五龍口位于太原火車站北,與縣志所載并非一地。以五龍口而名的街道有五龍口街、西五龍口前街、五龍口南巷。
倉園河 道光《陽曲縣志》載倉園河,在城隍廟東樓后,明、清時其地建有社倉、義倉。倉園河當(dāng)為糧倉院內(nèi)的排水溝。至民國成為臭水溝,為蚊蠅滋生之地,人稱蒼蠅河。后填溝成街。民國《太原指南》載名蒼蠅河。解放后復(fù)名倉園河。
源于文化教育之地名
山右巷 北通大東門街、南通上馬街。古代以北為上,山西處太行山之右,故稱山右。民國十一年(1922年)楊泰嶸曾在該巷建山右大學(xué),其巷因名山右巷。
唱經(jīng)樓街 明代,在省城每三年舉行一次鄉(xiāng)試,考中者稱舉人,在唱經(jīng)樓發(fā)榜揭曉,并在樓上高唱前五名“五經(jīng)魁首”姓名。唱經(jīng)樓,明萬歷三十七年(1609年)建。以唱經(jīng)樓而名的街巷,清代稱唱經(jīng)樓街,東接樓兒底,西接鼓樓街。1963年并入鼓樓街。
起鳳街、云路街 因傍貢院而名。貢院(純陽宮西側(cè),今鐵路宿舍大院),明正統(tǒng)十年(1435年)建,明、清時舉行鄉(xiāng)試的場所。貢院南側(cè)為起鳳街,取唐王勃《滕王閣序》“騰蛟起鳳”句,謂騰達(dá)之意。清代,貢院前稱貢院街,西接起鳳廟街,再西為后鐵匠巷。貢院西側(cè)與起鳳街呈“丁”字形的通道,名云路街。取《北史·文苑傳序》“俱騁龍光,并驅(qū)云路”句,喻“青云得路”之意。民國時,貢院街、起鳳廟街并稱起鳳街。解放后,起鳳街與后鐵匠巷并稱起鳳街。
侯家巷 明代戶部侍郎侯綸宅第建于此,因名侯侍郎巷,俗稱侯家巷。清代因晉陽書院(故址今市公安局院)設(shè)于此,易名書院街。光緒二十八年(1902年),英籍傳教士李提摩太,用庚子賠款設(shè)立山西大學(xué)堂(今太原師范??茖W(xué)校院)后,復(fù)名侯家巷。民國時,在巷南又有侯家頭條、二條、三條。今存侯家巷。
皇華館 其地近明清時的貢院,系皇華使者所居之地,即主考、副主考的接待所?;嗜A是為稱頌使臣之詞?!对姟ば⊙拧ぢ锅Q之什》有“皇皇者華”之篇,意謂君遣使臣,以禮樂相送,表明遠(yuǎn)而有光華。
國師街 曾名新民西街,以民國初年新民運(yùn)動而名。民國八年(1919年),設(shè)立山西省立“國民師范學(xué)?!?,后易名為國師街。
源于古代糧倉之地名
北倉 明代太原城中設(shè)有北、南兩座大盈倉,習(xí)稱北倉、南倉。清代又增設(shè)有常平倉,義倉。以北倉而名的街巷,清代稱南倉門街,民國時分作倉門北街、倉門街、倉門東街。今稱有東倉巷、小倉巷。以南倉命名的街道,民國以來有南倉巷。以常平倉命名的有小倉巷、小倉東巷、小倉西巷。
倉門街 處典膳所北。明、清屯倉糧地,稱大盈倉。為區(qū)別城南大盈倉,稱北倉。大盈倉門口的街巷稱倉門前。民國二十三年(1934年)易名,按方位稱倉門北街、倉門東街、倉門西街。
南倉巷 在開化寺西側(cè),以明屯糧地大盈倉而名。為與北大盈倉區(qū)別而稱南倉。清代以來稱南倉巷。
其他地名
傅家巷 處廟前街、都司街之間,并與兩街相通。清初傅山曾居于此。因而清末以來稱傅家巷。
新民街 民國初年,全國興起了新民運(yùn)動,是時冠以新民的街巷有新民東街、新民西街、新民中正街、新民南正街、新民北正街以及新民頭條、二條、三條、四條、五條。今有新民東街、新民北街及派生街巷3條。
天平巷 在今府西街南、解放路西,清代即統(tǒng)稱天平巷。據(jù)道光《陽曲縣志》:“俗名豬頭巷?!庇刑炱綎|巷、天平西巷、天平南巷。天平東巷東通麻市街(今解放路),北折與天平西巷相通;天平南巷與天平西巷呈丁字形,折而西與半坡東街相通。形狀如天平,故名。
達(dá)達(dá)巷 在今鼓樓街北側(cè)。元代為蒙古貴族和軍事首領(lǐng)聚居的街巷,因稱“韃靼”巷。清末以來稱達(dá)達(dá)巷。
上官巷 明建太原城后形成的街巷。當(dāng)時有一邵氏官員,頗有聲望,居于此,故清稱邵官巷。后音轉(zhuǎn)“邵”為“上”,民國時已稱上官巷。
坡子街 北通城坊街,南連三橋街。因此地北高南低,自然形成土坡,故名。清稱坡子上,又稱平順街。民國以來稱坡子街。
雙龍巷 處杏花嶺北,地形隆起,狀如雙龍,故稱雙龍巷。清末,河北居民聚居于此,稱直隸莊。民國初年,山西省民政廳長孟元文建宅于此,改稱升官巷。后孟家連遭禍?zhǔn)?,認(rèn)為是屋后的“玉皇廟”作祟,故于民國十八年(1929年)改名雙龍巷,冀望“雙龍”鎮(zhèn)伏邪氣,以求家業(yè)興旺。
萬柏林 民國年間,閻錫山計劃修建陵園(墓地),選址于此并曾栽植大片松柏樹。遂得名萬柏林。以萬柏林而名的街道有萬柏林路。
柳巷 據(jù)《永樂大典》卷5200記載,明代以前太原府城即有大柳巷、小柳巷。明初修建晉王府,大柳巷擴(kuò)入王府內(nèi)。今柳巷北路疑為小柳巷演化而來。其派生街道有柳巷南路、柳巷北路。
牛站 地處迎澤公園南門對面。元代設(shè)有站赤(驛站),為牛站,明代稱牛站村。太原解放后,形成街巷,以牛站而名有牛站新路、牛站街及派生街巷4條。
菜園街 清代,此處有部分菜農(nóng)種菜,稱東菜園、西菜園。太原解放初期稱菜園村。后居民增多,形成街巷。以菜園命名的有菜園街及派生街巷7條。
新中國命名的地名
朝陽街巷 位于郝莊村北,原名新郝莊街。1982年拓建后,定名為朝陽街,因處明城迎暉門以東,故名,現(xiàn)已形成以服裝為主的新興商業(yè)區(qū)。以朝陽而名的有朝陽街及派生街巷6條。
平陽路 明清時是太原通往山西南部的大道,稱東官道。太原解放后(五十年代初),在原官道的基礎(chǔ)上擴(kuò)建,因系新建南路向南延伸段,曾稱新建南路(南段)。1982年9月,以古平陽府名命名為平陽路(平陽,現(xiàn)臨汾市古稱)。為市區(qū)南部之主干線之一,也是省城南下晉中、晉南、晉東南的交通要道。以平陽命名的派生街巷有3條。
大同路 原名新建北路,1982年向北延伸至太原第二熱電廠,并將勝利街以北段以山西大同市名命名,更名大同路。
恒山路 原名解放北路,1982年將太鋼鐵路立交橋以北段以山西省有北岳恒山,更名恒山路。
迎新街 1955年,新華化工廠等企業(yè)興建職工住宅區(qū),為反映新中國工人階級迎接新戰(zhàn)斗做出新貢獻(xiàn)的豪邁之情,定名迎新街。以迎新而名的街巷有迎新街、迎新路及派生街巷10條。
職工新村 1952年,太原鐵路分局等單位,在道場溝、剪子灣的南頭溝、山角崖、奶頭、楊樹地興建職工住宅區(qū),故命名職工新村。以職工新村而名的街巷有新村路、職工新街及派生街巷4條。
和平路 1953年筑成建設(shè)路,1955年進(jìn)行展筑,命名為和平路,寓民主改革勝利,進(jìn)入和平建設(shè)時期之意。1956年將和平路向南延伸段,命名為和平南路,原路改稱和平北路。以和平派生的街巷7條。
興華街 1971年在勝利橋西修建通往和平北路的道路,命名興華街,寓意振興中華。八十年代,在興華街兩側(cè)新辟居民住宅區(qū),稱興華小區(qū)。以興華命名的居民住宅區(qū)片,分別命名為興華南一里、興華南二里、興新北一里、興華北二里;以興華派生的街巷有2條。
漪汾苑 為城鄉(xiāng)建設(shè)部規(guī)劃開發(fā)的示范住宅小區(qū),1994年建成。小區(qū)內(nèi)建有亭、臺、樓、閣,花草繁茂,綠樹成蔭,有汾水漪漣、花團(tuán)錦繡之美,遂命名為漪汾苑。小區(qū)有七組團(tuán)居片,分別名:紅葉里,以明清太原外八景之一“崛 紅葉”而名;彤霞村,以宋天圣三年(1025年)并州知州陳堯佐在柳溪堤上建彤霞閣而名;疊翠坊,以太原外八景之一“西山疊翠”而名;流碧園,擷取唐李白“晉祠流水如碧玉”詩句,及晉祠“流碧榭”匾額“流碧榭”、圣母殿前廊匾額“膏流碧玉”而名;錦繡莊,取明諺語“花花真定府,錦繡太原城”而名;煙波居,以陽曲八景之一“巽水煙波”而名;槐蔭院,槐樹為太原市樹,以綠樹成蔭而名?;蛞悦魃袝醯佬薪ü鹱訄@(又名小五臺)有“槐陰亭”,取名槐蔭。
五一路 1951年,將原首義門街、新開路、松花坡、精營中街、新民頭條打通合并拓寬,向北延伸至勝利街。1955年9月20日命名為五一路。取意自“五一國際勞動節(jié)”。
解放路 此路是在原大南門街、南市街、活牛市街、麻市街、師范街、坊山府街、小倉巷、大北門街及大北門外的土門街、上北關(guān)街等狹窄街道的基礎(chǔ)上建成的,為市內(nèi)南北干道之一。1955年始建,由于城北是太原解放最早的地區(qū),故命名為解放路。后向南延伸至體育館,將大南關(guān)街、小南關(guān)街并入,稱延伸段為解放南路。
建設(shè)路 1953年在明府城東城濠位置上修筑而成。修建該路時,正值第一個五年計劃國民經(jīng)濟(jì)建設(shè)大發(fā)展的時期,因命名為“建設(shè)路”。1955年展筑延伸后更名為建設(shè)北路,向南延伸段稱建設(shè)南路。
迎澤大街 明太原城共開八門,南面二門為迎澤門(大南門)和承恩門,取“承迎皇恩國澤”之意。1956年將迎澤門外原護(hù)城河以南的一條不足6米寬的土馬路即“晉西汽車路”拓建成大街。因該街正處于迎澤門外,故命名五一廣場以西至迎澤橋東一段為迎澤大街。七十年代后期向東延至太原火車站。1996年橋西段建成后,稱迎澤西大街。
南郊區(qū)地名
小店 鎮(zhèn)、村名。處宋太原府南官道與平晉城西官道交叉處,因集市繁榮,商賈設(shè)店,故名。古屬太原縣晉安鄉(xiāng),名永安堡,俗稱鳳凰堡,以街巷形似鳳凰而名,現(xiàn)為南郊區(qū)政府駐地?!顿Y治通鑒·后晉紀(jì)》“張敬達(dá)將兵三萬營于晉安鄉(xiāng)”即此。清《太原縣志》作小店鎮(zhèn),曰:“小店堡本永安堡……乃太原四達(dá)通也。”宋《大詔令》:“今既蕩平(晉陽),當(dāng)令眾庶,永保安寧?!笔菫槿 捌綍x永安”之意。
北格 鎮(zhèn)、村名。古稱新街鎮(zhèn)。村有魁星閣,俗稱大閣寺。明代洞渦水暴漲,將鎮(zhèn)沖為兩村。大閣寺北稱北閣,寺南稱南閣,演變?yōu)槟细瘛⒈备?。清《太原縣志》尚稱為北閣、南閣。
晉祠 鎮(zhèn)、村名。處懸甕山麓晉水發(fā)源處,因傳為古唐地,曾名古唐村,現(xiàn)晉祠北極閣尚有題刻“古唐 ”。此地建有奉祀晉國諸侯唐叔虞的祠宇,而唐叔虞祠亦名晉王祠,村遂以祠名。
黃陵 鄉(xiāng)、村名。曾名王陵城?!短藉居钣洝罚骸疤h王陵城,有晉太原王司馬輔冢存?!蔽鲿x泰始元年(265年)改太原郡為國,封司馬瑰為王。咸寧三年(277年)改封司馬輔為太原王。太康五年(284年),司馬輔亡,葬于此地,因稱王陵。王、黃音近,訛為黃陵。清《太原縣志》:“王陵城在汾水東舊縣東北,今名黃陵村?!?
劉家堡 鄉(xiāng)、村名。俗稱堡兒上,明吏部尚書王瓊故里。相傳五代后漢高祖劉知遠(yuǎn)曾住柳林莊、監(jiān)軍莊,并在此筑堡屯兵,故名。
孟家井 鄉(xiāng)、村名。傳說宋楊家將孟良曾于此地屯軍,鑿井取水,故名。宋代為著名瓷器產(chǎn)地,稱孟家井窯,亦稱榆次窯?!队罉反蟮洹肪?201:“瓷窯,在榆次縣北六十里孟家井。按《晉陽志》云窯五十座?!泵霞揖未鸥G遺址,為省級重點(diǎn)文物保護(hù)單位。
金勝 鄉(xiāng)、村名。十六國前趙帝劉淵在此筑城名金城。后城廢,用為村名?!吨兄菁份d:“金王萬鐘,住于平晉金城里。金城,劉淵筑?!痹Q金盛,明始稱金勝。清《太原縣志》記載:“大云寺在縣西北十二里金勝村?!?
親賢 鄉(xiāng)、村名。古稱鳳凰村,道光《陽曲縣志》記名“親賢村”,取《四書》“仁者人也,親親為大;義者宜也,尊賢為大”之意。
孫家寨 以姓氏而名。明太原縣屯軍“九營十八寨”之一。其它屬于“九營十八寨”流傳至今的村莊還有賈家寨、武家寨、梁家寨等。
草寨 處汾河草灘。曾屯兵扎寨,故名草寨。明太原縣屯軍“九營十八寨”之一。后洪水泛濫,穿寨而過,將村寨分為二,河西稱西草寨,河?xùn)|稱東草寨。
小站營 明代因“國家邊費(fèi)甚大,欲省轉(zhuǎn)運(yùn)之勞”而興屯田。時太原縣屯田有四處,即東莊屯、小站屯、馬藺屯、馬圈屯,小站屯即此。后演變?yōu)樾≌緺I村。是明太原縣屯軍“九營十八寨”之一。
東莊營 俗稱東莊堡兒。處晉水東,西鄰東莊村,故名。明晉府屯田東莊屯即此,明太原縣屯軍“九營十八寨”之一。
圪塔營 明太原左衛(wèi)屯田之營,是太原縣屯軍“九營十八寨”之一。兩個點(diǎn)將臺形如圪塔,故名。點(diǎn)將臺、營東、營西及校場遺址尚存。
張花營 處張花村西。明洪武年間(1368年~1399年)曾設(shè)營駐扎軍隊,時有練兵場,今有飲馬坑遺跡。明太原左衛(wèi)屯田營之一,太原縣屯軍“九營十八寨”之一。清《太原縣志》作張花堡。清劃歸徐溝縣稱張花營。1948年劃歸太原縣。
大村 傳說村有回龍寺,村北有青龍河,五條街道呈龍形,村南有龍窩地,故名臥龍村。明代,官府忌臥龍村名,改稱大(讀音dai)村。
城西 處宋平晉城遺址西,故名。
馬練營 相傳為宋平晉縣屯軍教場,操練軍馬營地,故名。明太原縣屯軍“九營十八寨”之一。
晉陽堡 處晉陽古城遺址邊沿鹽堿下濕凹地,宋設(shè)永利監(jiān),管理鹽業(yè)。清《太原縣志》所稱之“鹽堡”即此。亦稱晉陽堡。
東關(guān) 唐、五代晉陽城東關(guān),宋初城毀后在其遺址形成村落,名東關(guān)村。
古城營 處晉陽古城遺址。宋末立村,稱歸德村,俗稱“古城”。明寧化府屯田有二處,為古城屯、河下屯,古城屯即此,故名古城營。
南城角 處晉陽古城遺址西南城拐角。宋太平興國四年(979年)毀晉陽城,難民避居晉陽城西南角高阜處,始立村名賢富村。明洪武八年(1375年)更名南城角村。
東城角 處晉陽古城遺址東城角,故名。
五府營 1994年版《太原市南郊區(qū)志》載,五府營“相傳太原、大同、平陽、潞安、汾州五府,因戰(zhàn)事曾在此扎營,故名”。
河下村 處晉陽古城西南。宋太平興國四年(979年)焚燒晉陽城,五年引汾水灌晉陽城,此處為引水河道,后形成村落,名河下村。清乾隆年間風(fēng)峪溝山洪暴發(fā),穿村而過,分成兩村,為北河下、南河下。
瓦窯 處古潛丘故址。《爾雅》“晉有潛丘”,即此。成化《山西通志》載,相傳潛丘“長四千三百十步,廣三千一百二十步,周圍一萬五千一百五十步,高四丈”,“隋開皇三年于丘上建大興國觀”。宋神宗元豐二年(1079年)修惠明寺塔,取其土作瓦,潛丘遂湮。而工匠以燒制磚瓦,漸定居成兩村,按方位稱北瓦窯、南瓦窯。
赤橋 以村中有赤橋而名。村觀音堂碑文:“石橋村曾名劉村、韓村?!毕鄠鞔呵飸?zhàn)國時,智伯家臣豫讓潛伏石橋下,行刺趙襄子未遂自刎,遂改名豫讓橋。明萬歷《太原府志》:赤橋“在太原縣西南七里晉水上,智伯引水灌城。初名豫讓橋,至宋太祖鑿臥虎山有血流成河,故改今名”。
西鎮(zhèn) 相傳春秋戰(zhàn)國時,豫讓刺趙襄子未遂,自刎赤橋,豫讓頭沿智伯渠漂流至此,故名豫頭鎮(zhèn)。鎮(zhèn)南閣上刻有“古豫頭鎮(zhèn)”。因處智伯渠西,清時已更名為西鎮(zhèn)。
花塔 以寺而名。唐貞觀八年(634年)村中建寺及無垢凈光佛舍利塔。佛塔又稱華嚴(yán)塔。花、華古均作華。寺以塔名,而村以寺名。
王郭 據(jù)村《真武廟碑記》,北齊斛律金被封咸陽王,在此建別墅,修城郭,即咸陽王城郭。年久城湮,形成村落,乃以王郭為名。
南、北大寺 以寺而名。清《太原縣志·祀典》:“崇福寺在縣南五里大寺村,北齊天保二年(551年)僧永安建?!彼卤敝逅追Q北大寺,寺南之村俗稱南大寺。清《太原縣志》作上大寺、下大寺。
黃貝莊 處柳子溝中岔山坡,傍天龍山。天龍山附近曾發(fā)現(xiàn)遠(yuǎn)古海洋生物石燕、長身貝等化石,故名。
明仙 處明仙溝,以寺而名。清《太原縣志》作明仙村,又曰:“明仙寺在縣西南十里龍山,金天會三年(1125年)僧凈慧建?!?
柳林莊 相傳古時此地草木繁盛,綠柳成林,故名。后洪水穿村而過,分為兩村,按方位稱東、西柳林。明萬歷《太原府志》:“契丹自雁門入至太原,遣人謂敬瑭……‘吾三千里赴義,義當(dāng)撤頭?!酥瘯x陽城南,冊立敬瑭即皇帝位,國號曰晉。”即此地。
監(jiān)軍莊 又名將軍莊。五代時,后漢高祖劉知遠(yuǎn)為后晉太原守將,曾于此駐軍,故名。
武宿 原名永興村。宋為兵馬教場,處通往榆次必經(jīng)之路,駐軍巡守,更名武宿。
畔村 鄰宋平晉城,以相伴之意,故名。處平晉城遺址北者為北畔,南為南畔。清《太原縣志》:平晉城,“宋太平興國四年(979年)廢晉陽縣,毀晉陽城,于晉陽故城北筑新城置平晉縣。咸平四年(1001年)設(shè)永利監(jiān)”,即此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曾為洪水所淹。
南黑窯 宋太平興國年筑平晉城時,城南多設(shè)磚窯,因成村落,故名。
寇莊 清道光《陽曲縣志》載:萊公別墅“在城南八里”。相傳宋相寇準(zhǔn)封萊國公后在此建有萊公別墅,清時官場、花園、土地廟遺址尚存。以花園東、西、北立三村,名東寇莊、西寇莊、北寇莊。
老峰 曾名恭園墳,以明晉王朱棡謚號恭而名。洪武三十一年(1398年)四月,朱棡薨,葬此。道光《陽曲縣志》載,明晉恭王墓“在城東南二十里,黑駝山南老墳村”。1951年稱東墳。當(dāng)?shù)胤窖詨灧逯C音,1970年稱東峰。為別于朱棡第五子朱濟(jì)煥墳地,稱老峰。
西峰 曾名新墳上。明寧化王朱濟(jì)煥墳地,為別于晉恭王墳稱新墳,因處晉恭王墳西,亦稱西墳。墳峰諧音,故名西峰。
東峰 明晉恭王朱棡五世孫端王知烊墓地,因處恭王墓、寧化王墓之東,故名東墳。墳峰諧音,故名東峰。
北營 處宋平晉城遺址北,為宋屯兵軍營,故名。
東、西太堡 原名太堡莊,為漢清河太后的堡子,故名,有清河太后墓。唐貞元間(785年~805年)建太堡莊千福寺。以寺分為東西兩村。清道光《陽曲縣志》記曰東太堡莊、西太堡莊。民國初年稱東太堡、西太堡。
狄村 以姓氏而名。唐宰相狄仁杰故里。道光《陽曲縣志》載,狄梁公故里碑,“在狄村官道西,康熙年知縣戴夢熊立,道光六年邑人張廷銓重修”。碑北,原唐梁國公祠旁有一古槐,傳為狄母手植。道光六年(1826年)邑人張廷銓撰記立石,題曰“唐槐”。
馬莊 古時牧草茂盛,曾為牧馬地,故名。村邊有明河?xùn)|悼懷王和襄陰安惠王墓。古時馬莊以燒制琉璃瓦著名,現(xiàn)有窯址和模型。道光《陽曲縣志》作馬莊鎮(zhèn),又曰:馬莊鎮(zhèn)芳林寺,“宋熙寧二年(1069年)建,殿廡中佛像懸塑神奇,明末稍為流寇所毀。國朝僧清萬增建洞閣十五楹,道光六年(1826年)村人運(yùn)同職劉玳等捐募重修。寺前坊題曰‘熙寧古寺’?!狈剂炙?979年移至?xí)x祠。
界河灣 處太原縣與榆次縣交界處河灣,村南為界河,故名。村人傳稱為“太原縣飛來地”。
傘兒樹 處古百里黑松林丘陵地,俗稱黑松坡。松坡有株千年古槐,樹冠如傘,故名。道光《陽曲縣志》或作傘兒樹村,曰:“傘兒樹,距城三里?!?
淖馬 相傳隋末李淵巡山至此遇雨將馬淖住,只得從坡前返回;宋呼家將路過亦遇雨將兵馬淖住,夜宿燒窯洞中(俗稱呼呼洞),故名。道光《陽曲縣志》記載,淖馬村神清觀,“地艱于水,左山下甘泉夜涌”云云;又曰“旌德懷安王墓,在縣北二十里淖馬村”。
剪子灣 處沙河灣,曾名沙河村。清代山東鐵匠在此設(shè)爐打制刀剪,其剪子鋒利無比,遠(yuǎn)近聞名,因稱剪子灣。
占道 原名九龍溝。九條水溝(水溝子、東灣溝、西寨溝、寨溝、陽坡溝、場后背溝、陽凹溝、西河渠溝、長橋溝)圍村,故名。民國二十六年(1937年)日本侵略軍稱行道。民國三十六年(1947年)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(zhàn)軍稱占道,沿稱至今。
祁家山 處古松柏林地。宋太平興國七年(982年)三交都部署潘美在唐明鎮(zhèn)筑太原城,有祁氏監(jiān)工組織伐木,定居成村于故山林,俗稱祁家山。村居兩山,東山為東祁家山,西山為西祁家山。
羅城 以城為名?!段宕贰罚骸爸軒煿ケ睗h,柵木為城,謂之羅城。”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》載:龍山城,宋毀,“西南外有羅城,以御西山之水,俗呼為長龍城,今有羅城鎮(zhèn)”。清《太原縣志》記作:羅城村,在縣西北。
義井 鄉(xiāng)、村名。村有八角琉璃井,水清似玉,稱玉井,后演變?yōu)榱x井。清《太原縣志》作義井,又記村名來歷為:“元武管嬰年十七未嫁,至正間避兵,其父被執(zhí),女奔救,請以身代父釋。女紿曰:我有金藏井邊。眾掘果得,爭取之,女即投井死。后人因名其井曰烈女井。”即此。有義井新石器文化遺址,為市級重點(diǎn)文物保護(hù)單位。
古寨 原名姑姑寨。傳說后漢高祖劉知遠(yuǎn)族妹嫁此村,后劉稱帝,村稱皇姑寨,又稱姑姑寨。為明太原縣屯軍“九營十八寨”之一。清《太原縣志》稱為古寨村。
南、北堰 分別處沙堰南北段而名南堰、北堰。清《太原縣志》:“沙堰,在風(fēng)峪口,先年筑,以障風(fēng)峪暴水?!?
南、北阜村 處汾河灘,古黑水河兩岸。南岸明代稱南河灘,北岸稱北河灘。清《太原縣志》稱為南阜、北阜。解放后五十年代,南阜、北阜村東移二里,沿用舊名。
開化 處開化峪口,故名。清《太原縣志》:“開化峪在縣西北十里余,造砂鍋,出石炭、石灰?!北饼R天保二年(551年)在此建佛寺,敕名開化。隋仁壽初(601年)改名凈明,唐武德三年(620年)復(fù)改為開化,清稱法華寺。
王家墳 村北有王瓊墓,故名。清《太原縣志》王家墳條記曰:明“吏部尚書王瓊墓,在縣西北七里蒙山之麓,敕建”。即此。
閻家墳 因清經(jīng)學(xué)家、考據(jù)學(xué)家閻若璩祖墳地在此,故名。
石莊頭 原處蒙山,名石堂頭,因傍北魏彭城太妃墓志石,故名,俗稱石莊頭。清《太原縣志》:“北魏彭城太妃墓志石,在縣北十五里石堂頭村,北齊神武帝妃、爾朱榮女?!保保梗叮鼓赆憬裰?,沿稱石莊頭。
邵村 以古城堡而名。傳說北魏國子祭酒邢邵于此筑城堡,名邵城。其村有二,處邵城故址北者名北邵,西者名西邵。